
通用要求:依据相关消防法规与标准,一般情况下,消防疏散指示灯的应急时间不应少于90分钟。这一规定是基于大量火灾案例分析以及人员疏散模拟研究得出的。在众多火灾场景中,考虑到建筑结构复杂性、人员密度、疏散通道状况等因素,确保90分钟的应急照明时间,能为大多数场所的人员提供足够时间,有序且安全地撤离到安全区域。例如在普通写字楼、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当火灾发生,市电中断后,消防疏散指示灯需持续发光90分钟,引导人员从不同楼层、区域疏散至室外安全地带。
特殊场所要求:对于一些特殊场所,应急时间要求更为严格。如地下建筑,因其结构相对封闭,疏散难度大,人员在疏散过程中可能面临更多风险,所以消防疏散指示灯的应急时间通常要求达到120分钟甚至更长。还有一类特殊场所是高层建筑的避难层,这是人员在火灾时暂时躲避、等待救援的重要区域,消防疏散指示灯同样需要具备较长的应急时间,以保障被困人员在避难层等待救援期间,始终有清晰的疏散指示,其应急时间一般也不少于120分钟。
二、影响应急时间的因素
电池性能:消防疏散指示灯大多配备备用电池,电池性能是决定应急时间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类型电池,如常见的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等,其容量、充放电特性、自放电率等存在差异。以锂电池为例,相较于镍镉电池,锂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相同体积或重量下,能存储更多电能,从而在市电断电后,为指示灯提供更长时间的电力支持。而且锂电池的自放电率较低,即使长时间处于备用状态,电量损失也相对较小,能更好地保证应急时间。若电池长期使用老化,容量下降,会导致应急时间缩短。
灯具功耗:消防疏散指示灯自身的功耗大小也会对应急时间产生影响。指示灯的光源类型、电路设计等因素决定了其功耗。例如,采用LED光源的疏散指示灯,相比传统荧光灯光源,具有节能优势,功耗更低。在相同电池容量情况下,LED光源的指示灯能在应急状态下工作更长时间。此外,电路设计合理,能有效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延长应急时间;反之,若电路存在不合理损耗,即使电池容量充足,应急时间也会受到影响。
环境因素:环境条件对消防疏散指示灯的应急时间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温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电池的性能会发生变化。例如,低温会使电池内阻增大,电池输出电能能力下降,导致应急时间缩短。在寒冷的北方冬季,若消防疏散指示灯安装在没有保暖措施的室外或低温场所,其应急时间可能会明显低于正常温度环境下的时长。湿度同样会影响应急时间,高湿度环境可能导致指示灯内部电路受潮,引发短路等故障,影响电池正常放电,进而缩短应急时间。
三、如何确保应急时间达标
定期维护检查:定期对应急疏散指示灯进行维护检查是确保应急时间达标的重要措施。检查内容包括电池状态、光源亮度、电路连接等方面。通过专业设备检测电池容量,判断电池是否需要更换;检查光源是否正常发光,如有亮度明显下降或损坏情况,及时更换光源;查看电路连接是否牢固,有无松动、老化等问题,确保电路正常工作。例如,每月进行一次外观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性能测试,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保证应急时间。
选用合格产品:从源头上选用合格的消防疏散指示灯至关重要。在采购时,要选择具有相关认证,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合格产品在电池性能、灯具功耗、防护性能等方面都能满足要求,从而保证足够的应急时间。同时,要关注产品的品牌和口碑,选择市场上信誉良好的品牌,其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更有保障,能确保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应急时间始终符合规定。

综上所述,消防疏散指示灯的应急时间一般不少于90分钟,特殊场所要求更高。其应急时间受电池性能、灯具功耗、环境因素等影响。通过定期维护检查与选用合格产品等措施,可确保应急时间达标,在关键时刻为人员疏散发挥关键指引作用。